國家象徵
「國家象徵是拜然尼亞國家、主權的堅實基礎。它們代表了獨立的神聖統一形象。」
「國家象徵是拜然尼亞國家、主權的堅實基礎。它們代表了獨立的神聖統一形象。」
國家格言用於用簡短的短語來描述國家的思想、意圖或動機。
自建政以來,曾先後採用「民主-自由-聯邦共和國」、「民主-自由-聯邦」、「民主-聯邦-自由」作為國家格言。而當前拜然聯邦共和國的國家格言為「共和-聯邦-自由」。
國旗是國家主權和統一的主要標誌之一。「旗幟」一詞來自荷蘭語「vlag」,指的是一塊固定大小和顏色的布,通常被描繪成一件徽章或徽章,附在桅杆或帶子上。自古以來,國旗就肩負著團結全國人民的任務。
當前國旗設計於2017年06月提出;2018年11月進行標準化以利印製及網路通行;2019年02月,該設計正式經由全民公決通過,成為官定國旗。
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旗由三條藍、紅、藍的橫條及一個位於左方的綠色梯形組成。紅條上有三顆五角黃星、綠色梯形上有一個黑柄火炬,帶有紅色火焰。
(旗幟詳細規範:直向5等分,藍色橫條上下共占4等分、紅色橫條占1等分;五角黃星寬度占直向版面1/6;橫向版面5等分,梯形高1等分、紅橫條1等分。火炬詳細規範:火炬黑柄左右置中於梯形內,火焰部分頂端與紅橫條頂端齊高,鋸齒分成六等分,整個火焰占直向版面1/6;黑柄占橫向版面3/20,右側尖端與火焰平行。)
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旗中,藍色代表南北半球;三顆黃色五角星分別指國家格言:共和、聯邦、自由;綠色代表土地;黑柄火炬表示「為了爭取獨立所進行的鬥爭」,或表示拜然尼亞生生不息。
官方版本
官方直式版本
國旗比例
國旗標準色卡
國徽是國家的主要標誌之一,由紋章「Seal」轉變而來。它代表了具有象徵意義的標誌、國家的文化與歷史傳統。
當前國徽於2022年07月30日採用,由時任國家元首白庭瑋設計。
拜然聯邦共和國國徽為紋章,紋章外圍有拜然尼亞的藍-紅-藍特徵,並書寫了「拜然聯邦共和國」與國家格言「共和-聯邦-自由」。小國徽則是盾徽為主,盾徽的四個象限分別是努山塔拉共和國、印契-駱越共和國、巴賽共和國及泉安共和國,中間的火炬則是象徵拜然尼亞本部。
大國徽
小國徽
印契-駱越共和國
巴賽共和國
努山塔拉共和國
泉安共和國
拜然尼亞本部
國歌是國家的主要象徵之一。國歌的另一個英文術語「hymn」來自希臘語「Gimneo」,意思是莊嚴的儀式歌曲。國歌是一個重要的聲音符號,對鞏固社會團結和和喚醒公民國家認同具有關鍵價值。
當前的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歌為《拜然尼亞國歌》,自2024年05月17日正式採用,賦予歌曲國歌的崇高地位,更加莊嚴地演唱。曲調由巴仁欽所作。
同時,自2020年02月23日批准使用、由法里特·伊德里索夫索作曲之前國歌《我的共和國》依然保有國歌地位,因此目前拜然尼亞採雙國歌模式作為國家象徵。